突如其來的疫情,使社會運轉按下了“慢行鍵”,也讓人們不得不長時間地宅在家中,但與此同時嚴格的防疫措施,也讓我們獲得了一段清靜時光。連日來,記者走訪發現,這段“中場休息”時間似乎已經讓大多數人自覺遵守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多通風、注意消毒、社交距離“一米線”的文明行為規范。
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出門回家后都要給外套消毒,外出排隊時主動保持“一米線”距離,在石獅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小楊每天都要重復這個流程?!俺錾浆F在,從來都沒有這么認真對待過個人衛生?!毙钚χf。
在市區某商場,記者看到,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,所有人包括商場工作人員都佩戴著口罩。在商場超市內排隊結賬時,大家也都自覺保持著超過“一米”的距離。由此看來,這些戰“疫”時需要的防護措施,在平常生活中似乎也有了延續。但更重要的是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,我們不能放松了警惕。
2020年曾有媒體對400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疫情發生以來,98.0%的受訪者更加注重個人衛生。受訪者養成出門戴口罩和勤洗手、多通風等習慣,有77.6%的受訪者表示疫情結束后仍會繼續保持這些習慣。時隔兩年,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將這些文明習慣延續著。
勤洗手、戴口罩、用公筷,辦事別扎堆、排隊勿擁擠……這些文明習慣看上去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,實際上映照的是我們生活習慣的進步。國民文明素質和健康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,文明習慣的養成,歸根結底要靠自律。
作為社會的一分子,把好習慣延續下去需要時刻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,牢記“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”。
(記者 張澤業 郭雅霞)